入睡时身体猛的抽了一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当我们的身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我们的大脑发出突然抽搐的信号,于是我们的四肢会猛地抽动。发生这种状况时,有的人吓了一跳,有的人尴尬难堪。而我则对这被称为“入睡抽动”的猛然抽搐现象很感兴趣。没人知道导致这种现象的确切原因,但我认为这是由一场为夺取大脑控制权的无形战斗所引起的的副作用——“清醒”与“梦境”之间的风口浪尖。
睡觉时,我们通常是处于麻痹状态的。即使梦境无比生动,我们的肌肉依然处于放松、静止的状态,没有任何内在兴奋的痕迹。我们通常会自动忽略外在世界:不是我建议你忽略,实验证明如此,在睡觉的时候把你眼睛撑开固定,然后,即使一个人拿手电筒朝你恍也是可能影响你的梦境。但梦中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大门并不是完全关闭的。两种由睡梦中的大脑引起的运动都各有一段不同的故事。
大脑战争
在睡着时,我们最经常做的动作是快速眼球运动。当我们做梦时,眼球根据梦境转动。例如,当梦到看网球比赛时,我们的眼球会在每一次截击时从左向右移动。这些运动在梦境中产生,脱离正常的睡眠麻痹状态,在外在世界表现。看到一个睡眠中的人眼球在转就足以证明他们在做梦。
入睡抽动不同与此,它多发生于梦境很简单的儿童时期,且并不反映梦境。例如,当你梦见自己在骑自行车时,现实中你的双腿并不会像蹬自行车那样运动。相反,入睡抽动似乎表明运动系统依然能在睡眠麻痹状出现之时发挥一些对身体的控制作用。大脑中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用于控制我们睡眠的“睡眠——清醒”开关(例如,白天即“关”,夜晚则“开”),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大脑中都有两个平衡的互相对立的系统,两个系统互相抗衡争取控制权。
其中一个系统就存在于我们的大脑深处的大脑皮质(人类大脑中进化最高级的部分)——由很多神经元组成的网状激活系统。这一系统正好坐落在控制如呼吸灯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大脑区域。当网状激活系统发挥作用时,我们感到警觉和不安,也就是,我们处于清醒状态。
其对立系统是脑侧室前视核(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脑侧室”是说它在大脑的下部并靠近边缘;“前视”是指眼部神经交叉点的前方位置,我们简称为VLPO。VLPO驱动睡眠。它的位置靠近视神经,大概因为这个,它能够收集有关日照开始和结束的信息,因此影响我们的睡眠周期。
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屈服于其解释外在世界的普通任务,并且开始自娱自乐,所以网状激活系统和脑侧室前视核之间的斗争倾向于有利于后者。进入睡眠麻痹状态之后发生了什么并不完全清楚,但似乎争夺运动系统控制权的争斗并没完全结束。很少有战斗能瞬间完全决胜负的。进入睡眠麻痹状态之后,白天的剩余能量起作用,并激发出看似随意的动作。也就是说。入睡抽动是白天正常运动控制的最后一跳。
有人反映,入睡抽动时,正梦见自己跌落或绊倒了。这是“梦混入”的一个例子,“梦混入”是很罕见的一种现象,指外界发生的事,如闹钟响,被编织进梦里。“梦混入”展现了我们大脑惊人的编造可信故事的能力。做梦时,大脑的规划和远见区域被抑制,从而使大脑能够自由徘徊,创造性地做出反应,就像一个爵士乐音乐家即兴演奏响应其他音乐家从而激发他们的发挥。
当入睡抽动在“清醒”与“梦境”的争斗中发生时,我们的大脑也在进行自己的转变。在清醒时,我们必须理解外在世界。在梦中,大脑努力理解自己的活动,于是产生了梦。当我们睡着时,大部分外在世界都被遮上了一层面纱,但作为我们自身的一种活动,入睡抽动明显与引起我们睡眠潜意识的兴趣息息相关。这些潜意识和幻想中的黑夜世界一起被编织进我的梦中。
因此,我们睡着时所做的两种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称美。快速眼球运动是梦的痕迹——那些在清醒的世界可见的梦。入睡抽动似乎是清醒生活的痕迹——闯入了梦境的真实生活。

入睡时身体猛的抽了一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76677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8:59
下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9:02

相关推荐